对人类肿瘤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hole-genome-sequencing, WGS)可显示出独特的突变模式,这些突变模式有助于揭示癌症的病因。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和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324种暴露于79种已知或潜在的环境致癌物的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以便研究其中的突变特征。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4月11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Compendium of Mutational Signatures of Environmental Agents”。
这些研究人员发现41种已知或潜在的环境致癌物产生了特有的替换突变特征。其中的一些突变特征类似于在人类肿瘤中发现的突变特征。此外,6种环境致癌物产生双替换突变特征,8种环境致癌物产生indel(insertion or deletion, 插入或删除)突变特征。
再者,这些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基因组拓扑学结构中的突变不对称性,揭示出完全功能性错配修复途径和转录偶联修复途径(transcription-coupled repair pathway)处于活性状态。环境诱变剂诱导的DNA损伤可以通过不同的修复和/或复制途径来加以解决,这就导致各种特征性结果产生,即便是存在单个环境诱变剂,也是如此。
这种对实验诱导的突变特征的概要允许进一步探索环境致癌物在癌症病因学中的作用,并强调了人类干细胞DNA如何会直接受到环境致癌物的影响。
原始出处:Jill E. Kucab et al, A Compendium of Mutational Signatures of Environmental Agents, Cell (2019). DOI: 10.1016/j.cell.2019.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