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了解职业导师计划时,刘洋还在GE能源部的Q u a l i t y 团队,刚刚被评为“年度全球质量之星”及当年能源部门第一个拿到“Qualit y Cup”员工的他,步入了职业生涯的快行道。他急需一个能在事业上对他进行专业指点的老师,在和领导谈及个人发展时,职业导师计划便走入了他的视野。
胡亦鹏,刘洋后来的良师益友。作为GE能源集团亚洲项目总经理,胡亦鹏已经在GE工作了整整21年,从GE美国、香港、哈尔滨再到北京,丰富的经验让人力资源部的“伯乐”们很早就相中了他,邀请他加入GE职业导师项目。他也知道,员工无论资历深浅,在GE这样一个庞大的企业中工作、生活都会遇到很多困难,想到自己在GE二十多年工作的过往,在遇到挣扎和困惑时受到的非正式提点和帮助,心中总会泛起一丝温暖。接到人力资源部的邀请,他欣然加入到职业导师项目中,希望自己这些年来的经验能对其他同事有一些帮助。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刘洋当时对导师计划的具体内容不甚了解,在人力资源部举荐下,他认识了当时正好转到国内能源和水资源部担任领导的胡亦鹏。两人先是通过邮件沟通,介绍过自己的情况后,便约定了每月一次的面谈。
作为刘洋的导师,胡亦鹏干脆而直接:“我们之间的交流,不必只限于业务上的严肃话题,只要是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困惑,或者只是朋友间的闲聊都可以。”
两人的关系并不纯粹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而更像是教学相长、互相学习和沟通的朋友。在随后的三年里每个月的见面已成为常态,谈谈工作上发生的新鲜事、聊聊自己的困惑……渐渐地,谈论的话题也变得越来越宽泛,从兴趣爱好,到文化、时政、经济等热点话题,再到最近看过的一本好书。如今两个人的关系,用刘洋的话说,已经不是简单的导师和学生,“我们更像是无话不谈的朋友,每个月的固定交流更像是两个老友的叙旧。”
刘洋说,之所以可以和胡亦鹏保持长久联系,是因为他教给自己的是一种思维模式,而这种模式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长时间积淀。
在刘洋看来,职业导师计划为他搭建了和有丰富经验的同事深入交流的平台,并且让这种交流成为常态。既帮助自己在工作中快速进步,也通过这种交流更深入地理解了GE开放的企业文化和包容的精神。最为难得的是,让他找到了一个契合投机的伙伴和朋友。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从2005年至今,胡亦鹏接触的学生人数众多,他也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导师培训流程。
刚开始和刘洋接触时,两人涉及话题主要围绕他的工作及遇到的问题。说到对刘洋事业上的帮助,胡亦鹏回忆说:“其实我没有为他具体解决过什么问题,我们沟通的内容从最简单的如何写EMS(业绩评估),到如何和各部门打交道。始终都是探讨的过程,我反而觉得自己的收获更多,”比如2008年我在组建quality团队时,当时和他谈过很多关于quality的话题,组建的方向,要找的人等。这确实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在胡亦鹏看来,参与导师计划就像交朋友,双方要做好长期固定交流的心理准备。但又不尽相同,因为大家是在公司的引导下,有固定目的交流,因此还要花更多的心思维护这段关系。学生不应该太依赖导师,也不要把这个项目看作是短期获利的捷径而不持之以恒。
“大部分人对这个项目、对导师和学生的关系不甚明了,导师计划的基础应该是开放、持续、有耐心和有恒心的。导师不是主导,也不是负责回答问题的老师,导师应当了解学生、以开放的方式对待他们、认真地对待项目,这些是一个导师应该做的。”胡亦鹏说道。